草莓视频官网

五行大義白話,五行缺什么看什么書

【讀(du)易經之前應該讀(du)什么書(shu)打基礎?】

工具書:《白話說文解字》、《訓詁學》(萬萬不可望文生義、主觀臆斷,易經文本最好少看現代翻譯,自己查“義”和“意”,然后再回到原文體會)
了解:《復雜----混沌與秩序的學科》(或者講復雜系統的其他科普書籍)、《周易知識通攬》(這本破除迷信,歷史唯物主義角度看易經)、《五行大義》(必讀!!)、《干支歷法--五運六氣》(中國人最早的占驗對象就是天文歷法,干支歷法實際上是對時間、空間、周期的闡釋)
易經文本:通行本?帛書本,建議都看一下,通行本的卦辭、爻辭看細一些,蓍法那部分略
另外可以看看《斷易天機》,畢竟《易經》是一本占驗記錄,蓍法看不懂可以了解一下其他的占卜方式。

【誰知道有精(jing)通奇(qi)門(men)和大六壬的嗎?我是研究奇(qi)門(men)和大六壬的。】

《易》乃我國四書五經中,五經之首,要學習易學,可不是一句兩句就能說明白的,希望你仔細看我的回復。 要學易,必須先知道以下三點。 1,萬事德為先。精通卜筮之人,知天地變換,曉人事莫測,無所不通。如若用使用易占害人于暗昧之中,其后果不堪設想! 2,學易者,當留有口德。這就是業障之說。易占,是以天下五行生克規律為基礎,解釋世間變化規律的預測學。如果你用卜筮事先知道了這個規律,并且幫助別人逃過劫難,那么別人所要承受的劫難,就會轉移到你身上去。簡單說,你打破了這個別人五行生克的正常規律,那么,你打破這個規律,讓別人得福,你是要負責的,用現在“科學”的話來講,就是能量場的轉換。所以學了易之后,該說的說,不該說的,千萬不要說,這樣會影響到你和你家人的幸福。 3,謙虛。《易經》六十四卦中,有一《謙》卦,你可以去研究一下。學易之后,切勿以自己知天地人事之變換,就驕傲自大,這個是最忌諱的。學易之人,理當謙虛,這樣才能相互學習,互相幫助。當今易學界有種很壞的風氣,就是 易者相輕。你看不起我,我看不起你。。。唉,這樣下去,則離大道遠矣。 好,知道了這三條后,再談如何學易。 易是易,易占是易占。你可以去研究《易》中哲學的一面,也可以研究《易》中卜筮的一面。 如果研究易學哲學的一面,可以多讀《白話周易》,理解 卦辭,爻辭,象辭和彖辭,從這些里面,悟出人事間的道理。在這期間,可以結核《易經》的《說卦傳》同時看。看完這些之后,可以看看《五行大義》。如果看了這些,對陰陽變化感興趣,可以看看〈黃帝內經〉。 如果想學卜,也就是說想學習預測,那要做的事就又不一樣了。注意,《易》的本質,就是一本卜書。 學卜, 我首先推薦一本掃盲書-----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寫的《易經雜說》。 這本書會告訴你,易的歷史,易的用處,什么是八卦,什么是干支,什么是五行,什么叫太極生兩儀 兩儀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。。。 書的前半部分都是講基礎的,一定要看! 等你明白了這些之后,就要選一門適合你自己的占筮學。 門類很多,我大致給你說一下: 四柱八字-----根據生辰八字,利用天干和地支以神煞給人推命的,主要是看大運流年。(推薦看段建業老師的書,當然,古典籍最重要,古籍首推《滴天髓》,然后可以看《淵海子平》,或者《千里命稿》) 納甲筮法-----就是大家一般說的“六爻”,為京房先生所創。此為大宗之法,知道你想得到的,都可以占,隨時占。(推薦看王虎應老師的書入門。古籍我推薦幾本必須看的,入門看野鶴老人的《增刪卜易》,然后再看王洪緒先生的《卜筮正宗》。說句話您別生氣,如果覺得估計看不明白,全是文言文看著煩,那就去買王虎應老師的《六爻預測自修寶典》。王老師的網站
可以買到這本書。看完基礎后,可以看看《易隱》,《火珠林》和《易冒》) 紫薇斗數-----這個也是根據人的生辰八字,排出天地盤,以星宿來進行預測,星宿繁多,比較復雜。這個主要也是斷大運流年,但是也可以細斷,若要想細斷,非高手而不為之。(介紹你看《紫薇斗數全書》,《紫斗心經》,因為我不研究紫薇斗數,在這就不多說了,你作為一個了解。) 梅花易數-----為 邵雍 邵康節先生觀梅所創。是根據八卦的組合,來斷你所想斷的任何事。梅花之法,起卦簡單,得數字可以起卦,抓幾片葉子可以起卦,看到個東西也可以起卦。。。起卦很靈活,隨時隨地都可以占。其法根據體用生克,八卦類象來解讀世間的奧妙。(推薦老師:張延生。學梅花入門可以看看他的〈易學入門〉與〈易學應用〉。古籍首推邵康節先生的〈梅花易數〉,這本一定要看!看了這些之后,你就有自己的思路了,那個時候就不用我給你介紹書了) 剩下的,還有小成圖,鐵板神數,太乙,奇門,大六壬,等等。我就不一一說了。 一般入門,選擇以上幾門中的其中一門就行。 這里非常簡潔地說說 太乙,奇門,大六壬 吧。 太乙,奇門,大六壬統稱為“三式絕學” 太乙---幾乎失傳,世界上沒有幾個人會。 奇門遁甲---古代皇帝明令禁止老百姓學的一門,因為學會了就可以造反。 大六壬---同上面兩門一樣,都是易占學中最高層次的學問。現在大六壬的高手很多,但是。。。你初學,是看不懂這個的。運用好,可以測得非常細致,比如以前皇帝讓苗公起課占事,結果后來占出皇帝用一個發氈弄死了一條黑色蟲子。。。 以上三式都不是初學者學的,你現在應該先學好加減法,以后在研究微積分。 好了,就寫到這,希望對你有幫助。參考資料:我就是學易的。

【“陽生甲子,不足戌亥,仍為天門,什么意(yi)思】

《五行大義》里早就有關于“四門”的說法:“兵書云,陽生甲子,不足戌亥,仍為天門。陰生甲午,不足辰巳,仍為地戶。陽界甲寅,不足子丑,仍為鬼門。陰界甲申,不足午未,仍為人門。”恰好與六十甲子的空亡相吻合.六十甲子,是中國古代一種紀年法,六十為一循環,月、日里亦存在此循環,即到六十日、六十年歸于上一循環當初的干支。計年時稱為還歷,計日時,又常用十天為一起點,稱為一旬。由于天干有十個,地支有十二個,一旬中便有兩個地支沒有相應的天干與之相配,稱做“孤”、“空亡”。如“甲子”旬里,空亡是“戌亥”。“甲戌”旬里,空亡是“申酉”。“甲申”旬里,空亡是“午未”。依此類推。再從天干、地支對應的八卦方位看“戌亥”是后天八卦里的“乾”位,意指天,而空亡的意思是虛、空,與建筑上“門”的虛空同義,故“戌亥”賦予“天門”的稱呼。同理,在“甲午”旬中,“辰巳”是后天八卦中的“巽”位,與乾正好相對,引申為地的意思,于是“辰巳”被賦予“地門”的稱呼(后又稱做“地戶”)。不過這里將“午未”作為“人門”,“子丑”作為“鬼門”,與風水里的說法不合。我們從八卦方位圖推測,風水說對“人門”、“鬼門”的變動可能與四隅的概念有關,八卦方位中,東、西、南、北為四正,東北、東南、西北、西南為四隅,如果戌亥、西北、乾為“天門”,與它相對的“辰巳”、東南、巽為“地戶”,則余下的兩隅便應該為西南、“未申”與東北、“丑寅”。于是將上面“五行大義”里的“人門”、“鬼門”分別順時針移動一格,成為四隅之配制。在方位上錯格、移位是風水中常用的“改造”手法之一。“未申”(西南),是后天八卦中的“坤”位,意指“地”,與“人”相關,于是“未申”被賦予“地”、“人”的意思,稱做“人門”,活著的“人”與死者相對,與之相對的“丑寅”(東北、艮位)便稱做“鬼門”。

【我(wo)想(xiang)學易經 怎么入門】

樓上的說的有對的地方,但錯處也很多.尤其是最后給的那個網站實在是讓人對你嗤之以鼻,好好的書,多好的哲學啊,就是你這種人太多了,非要把它和什么風水聯系到一起,非要去講求這種迷信的思想,把好東西都搞爛了!
易經是門哲學,千萬不可把他與迷信相等論化,不要被樓上的這種人迷惑(我可不是為了你的分,你不用給我都行,但是給你說明白這個道理是我作為一個中華有識子孫的責任),什么風水相學,皆是鼓惑之術,不可聽其大放撅詞!
其實學習易經很難但是要明白他的大概意思并不難,你買本古漢語詞典,自己每天讀一點,翻譯一點,等你把全書都翻譯完了,再去買本易經注解類的書,但一定要買學術性的,可別買成什么風水迷信啊!結合你翻譯時自己理解,進行對比.自行批注,有個2年,你就初有小成了!
在此期間,要對中外哲學進行廣博的閱讀,尤其是中國古代的哲學要好好的研究,隨著時間的增長,我相信你一定能對這本書有一個概念性的認識和自己的理解,中華文化之博大,決非一日可求得其解的,一定要持之以恒,方能有所建樹!

【命理(li)經典書籍有那哪些呢?】

第一:四柱類,《淵海子平》《三命通會》《滴天髓》《窮通寶鑒》《子平真詮》《命理探源》,學習子平術,這幾本精研就可以了。
北師大有一本《星學大成》,可以翻翻。
第二類:易術類,這個基礎的書籍必須看,《周易集解》《周易折中》《周易注疏》《周易述》《周易尚氏學》,然后就看《河洛理數》《梅花易數》《納甲筮法》《增刪卜易》《高島易斷》。這里邊已經包含了好幾種方法了,《高島易斷》有唐宋易卜之風,《梅花易數》是宋明的路子,《增刪卜易》切于今人實用,亦且易學。
關于周易類的,我還想再說幾句。要明漢易,唐宋易,明清易,甚至先秦易之不同,確實難事,然而對于一般想學習算卦的來說,只學明清易就夠了。易學在變化,算命術也在變化,這就是天道吧。
第三類:三式,三式是易術之流緒,然而非周易,太乙類的只看過一本《太乙神數》1、《三命通會》,這本書始著于明代,是目前能夠流傳下來不多見的明代四柱命理書籍,為什么明代以前的書籍流傳下來的這么少呢, 按照命學的一代宗師梁湘潤老先生的觀點,在明末清初,大量的反清人士隱藏于江湖之中,其中很多人以看相、看風水、看八字為職業掩護,進行反清復明的活動,這些內容也在很多影視內容中有所體現,清初大興文字獄,其中之一的原因也是因此為了剪除后患,徹底清除明代的大量有關書籍,所以,在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對于明代以前的子平術,也多少只能從《三命通會》中窺到一二了。后來的很多命理書籍,基本都是在清代重新整理出來的。
有鑒于此,《三命通會》不但是一本頗有價值的書,而且對于目前普遍認為的四柱體系的不完善,也頗多值得探究的地方。比如說,書中提到以日對時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論命體系,六十甲子日,對應每日的十二個時辰,提出了一套可供查閱的表格式簡斷,好多人往往非常忽略這套體系,普遍的觀點是“不準”,但在我看來,這也許只是半部書,但毫無疑問的是,這半部書絕不是古人憑空杜撰的,他一定是具備高概率統計的結果。起碼在那個年代,還沒有目前這么盛行的“用神”一說,這也是需要后人去學習和完善的地方。
由于三命和目前的命學體系有沖突,所以很多人覺得這么書很散亂,用的神煞也很多,納音也講了不少,這些在目前好多人并不采用,以我的觀點來講,盡可以拿來主義,有用的和用的好的都可以試試,命學需要發展,不用怎么知道有沒有價值呢? 今天講講兩本基本屬于一脈相承的兩本書,《淵海子平》和《子平真詮》。
首先說說《淵海子平》,這本書目前少有人太重視,這主要是來源于兩個原因:第一,很多人學易都是在80、90年代開始接觸易學,基本都是受到邵偉華先生的影響,因為在此之前,基于眾所周知的原因,民間對命理基本絕跡,在此之后,眾多的命理書籍大量涌現,一時間汗牛充棟,讓人目不暇接,而《淵海子平》好多人翻翻之后,大概把它劃入入門級的書籍,更多的時間開始關注其他的四柱書籍了。第二,就是還有一大批命理愛好者在找不到入門的途徑以后,開始“跑學習班",這些年國內涌現出不少“大師”,這些“大師”水平如何,我不做評判,但現在的確有很多“大師”不在出現了,至于是錢賺夠了還是進入更高的修行階段,不得而知,但在我看來,這些大師有有益的一面,那就是推動了命理學的發展,但弊端是這種類似于“文化快餐”式的學術,也令很多學習者固步自封,以為這就是四柱命理的究竟,從而不去專研古書,自然也就少有人問津《淵海子平》了。
其實,讀《淵海子平》的人也基本分為兩種,第一,是讀近代命學泰斗徐樂吾先生的書,徐大師在民國期間評點了幾本命理學巨著,對后世影響深遠,但我要指出的是,他的觀點未必就是書籍本來所要表達的觀點,我們讀書不能先入為主,最好有機會再看看原本,相互參照。第二,另有極少數的人,專攻《淵海子平》,他們應該基本都屬于有一些家學,或者多少本來就有一些根基,這些人非常重視《淵海子平》,因為據說和盲派體系有某種關聯,我無緣結實盲師,不敢妄斷。但是要說到我,這本書幫助我跨越了幾道門檻,說來也著實受益匪淺。
《子平真詮》,作者是乾隆年間的兩榜進士,說來也絕對是個高官了,書中非常詳細的歸納了格局的取法,盡管和《三命通會》的取格之法有些出入,但在原命局判斷和大運分析上,應該說還是非常系統的,但以現在的環境來說,也的確少有人這么嚴格的使用格局理論,因為目前的八字論命早已超越了古人的要求,嚴格按照格局論命,似乎略顯“呆板”,目前也有人把《子平真詮》講為"沈氏用神“,有興趣的人多讀此書對于富貴的格局會很好把握,但關鍵是富貴的八字本來就不多,再有就是,富貴也未必就那么好,衣食無憂,無憂無慮豈不快哉! 今天說說最重要的兩本書《滴天髓》和《窮通寶鑒》,在目前的命理界,這兩本書盡管不被所有人所接納,但大多人都是比較認同的,因為目前“用神”體系十分流行,這兩本書相對來說都談的是“取用”的問題,盡管用的都是這個說法,但其實差別還是蠻大的。
首先說說《滴天髓》,這本書被江浙命理前輩奉為經典,首先值得肯定的一點是,《滴天髓》在論命的過程中,把命理納入了哲學的范疇,其中提到了頗多的反應中國儒家文化的思想體系,真正把命理學上升到了學問的高度,也就是在學理上給予提供了充分的依據,書中多處提到的命理思想,將易學與八字命理學進行了嚴密的結合,而且,書中提供了大量的真實命例,往往只是在八字字面上存在只差一個字的小差別,事實上這一個字在實際論斷上實在是天壤之別,這些例子對后學來說,真正體會到了八字命理的奧秘,也多少了解一些八字這50多萬種組合的千差萬別,同時,也給后學在鑒別出生時間上提供了不少幫助。但是,書中有些例子在論斷上還是有些出入的,我們會在以后的命例講解中,慢慢交流。
再說說《窮通寶鑒》,這本書在我看來是一本奇書,是前人在論命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些頗具實戰效果的口訣,盡管從學理上來講,未必可以找到能夠有效支撐的命理依據,比如說,為什么庚金就一定要用丁火,丙火為什么就不可以,辛金為什么要用壬水,癸水行不行,諸如此類的很多決斷式的口訣,如果從實用的角度來說,未必都很準確,但是,在我看來,這些絕對是具備較高應驗度的,從這本書的起源來講,應該是可以劃入“巾箱本”的資料,后來經過余春臺的潤色,徐樂吾的大力推薦,開始為眾人所知,及至到目前,這本書所提出的富貴格局之取用,在我看來還是頗值得信賴的。

【五(wu)行(xing)里(li)“水(shui)”克“金(jin)”,有這說法(fa)嗎?請指(zhi)教(jiao)!】

一到十,是中國的十個基本數字,也是漢字,又用以組詞。這些數字及其組成的詞語,體現著中國人的思維習慣,包含著特定的文化內涵,今摘要而漫談之。
清初毛氏汲古閣刻本《說文解字》
一,是原始的記數符號,也可以說是最早的漢字。古代記數,一二三四都是畫橫來表示。宋徐灝的《說文解字箋》說:“造字之初,先有數而后有文,一二三亖,畫如其數,是為指事,亦為象事也。”
指事,是許慎解說文字的“六書”之一,即“視而可識,察而可見”;象事,也即“象形”,象不同數量的橫條。
由數字“一”又引申出“全,滿”(如“一身正氣”)“相同,一樣”(如“一視同仁”)“純一,純正”(《尚書》篇名有《咸有一德》)等意義來。又可引申出“專一”之義。
《古文尚書·大禹謨》有名言“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,惟精惟一,允執厥中。”精,指用功精深;一,指用心專一。這十六字被儒家奉為勵學處事的思想方法。
既然“一”就是數字1(后來中國采用的阿拉伯數字),本來也并無深意。可是中國古代哲人是善于想象的:既然“一”是數字之始,那么它就可以比喻世界、萬物之始。
東漢許慎的《說文解字·一部》說:“惟初太始,道立于一,造分天地,化成萬物。”這種認識大概本于道家學說,《老子》第四十二章: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。”老子不過是想說,宇宙萬物的起源,是由一個元初之氣(道)開始,由單純到復雜,從無到有,而用數字模式概括出來。
這很籠統——也許越籠統就越少漏洞,就越接近于實際。宇宙起源,這是中國古代哲學家企圖認識世界而苦苦思索的重大問題之一。
當今最通行的理論,是宇宙大爆炸(Big Bang),謂宇宙是在過去有限的時間之前,由一個密度極大且溫度極高的太初狀態演變而來的。而在兩千多年前,我們的祖先單憑坐地觀天、冥思苦想,而能得出與此類似的“道生一,一生二……”這樣的認識,也實在很不容易了。
至于“一”又引申出“統一”“一概”“一旦”“或”等諸多意義,皆自然之理,茲不贅述。
《說文解字研究文獻集成》
需要提及的是,古人大概是為了強調“專一”義的重要、可貴,在“一”之外又造了一個“壹”字,古字寫成,許慎《說文解字·部》:“,專也。從壺,吉聲。”其字之所以從壺,宋徐鍇《系傳》釋為:“從壺,取其不泄也。”即說其造字之理:(壹)之所以偏旁為壺,是取其嚴密而不泄露之意,故其義為“專一”。
這樣,“一”字的“專一”、“等同”“統一”“確實”“一旦”等意義,就往往也用“壹”字表示,顯得鄭重些。后來,“壹”又作為“一”的大寫,以防止文書之改竄作假行為。
二,與“一”同理,原寫作兩畫,比“一”多一,如“獨一無二”。引申為“兩樣,有區別”,如“口不二價”。又引申為“相比并”,如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載辯士蒯通稱贊韓信為“功無二于天下”。
二,是兩個“一”,因有“倍”義。清蒲松齡勵志聯上聯:“有志者事竟成,破釜沉舟,百二秦關終屬楚”,百二秦關,出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田肯語:“秦,形勝之國,帶河山之險,縣隔千里,持戟百萬,秦得百二焉。地埶便利,其以下兵于諸侯,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。夫齊,東有瑯邪、即墨之饒,南有泰山之固,西有濁河之限,北有勃海之利。地方二千里,持戟百萬,縣隔千里之外,齊得十二焉。故此東西秦也。非親子弟,莫可使王齊矣。”
清同治十一年成都書局刊本《史記》
顧炎武《日知錄》卷二十七說:“古人謂倍為二。秦得百二,言百倍也。齊得十二,言十倍也。”即說,秦兵一萬,借地利之便,相當于諸侯兵百萬;齊兵一萬,借地利之便,相當于諸侯兵十萬。
難怪韓信為劉邦南征北戰,到了齊地,便產生野心,要求當齊“假王”;而劉邦也將計就計,先封他做真王,而借其軍力消滅項羽,然后寧可讓他衣錦還鄉,改做楚王,也不許他留在齊,以免重新形成“東西秦”的局面。
“一”既有“專一”之義,“二”則有“不專一”之義;而對人的“不專一”,就是不忠。《管子·大匡》:“今彭生二于君。”“二于君”即不忠于君。“不忠”的進一步發展,就是背叛:“二心”即是背叛之心。
如《文選·張衡〈東京賦〉》“于時蒸民,罔敢或貳”薛綜注:“言是時眾民無敢有二心于莽者。”是說當時百姓沒有敢對王莽懷有背叛之心的。
《老子》第四十二章既說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”,則古人認為,一是元初之氣,二是陰陽二氣。在古人眼中,這“陰陽二氣”可了不得,是化生萬物的根源。“陰陽”說對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影響頗大,《紅樓夢》第三十一回就載有史湘云與丫環翠縷談論陰陽的趣事。
“二”的同義詞是“兩”,常用于成對的人或事物以及同時出現的雙方,如“兩全其美”“兩相對比”。
《尚書古文疏證》
有趣的是,古人又造了一個與“二”同音的“貳”字(后作為“二”的大寫),作為“二”的諸多引申義用字,如“副,居次要地位的”(古副長官叫貳,太子叫儲貳)“輔佐,做助手”(《古文尚書·周官》有“貳公弘化”:輔佐公擴大教化)“再,重復”(《論語·雍也》孔子夸顏回“不貳過”)“匹敵,比并”(成語“參天貳地”)“不專一,有二心”(如“攜貳”)“背叛”(如“逆子貳臣”)等義,使用頻率很高,“二”的引申義用字幾乎全被“貳”取代,很引人注意。
需要說明的是,古漢語中說“兩次,第二次”,用“再”而不用“二”。如《左傳·莊公十年》載曹劌論戰:“夫戰,勇氣也。一鼓作氣,再而衰,三而竭。”古人“日再食”(每天吃兩頓飯),不說“日二食”;“一而再,再而三”,不說“一而二,二而三”。
三,當然原本就是三橫,表示三個、三次,如“二桃殺三士”“事不過三”。但“三”就比“二”有趣多了。因為三個點能確定一個平面,所以古代的炊爨蒸煮器鼎、鬲(lì)、甑(zènɡ)等多是三足的,故稱三種并立的為“三足鼎立”。
《國語集解》
古人又以“三”代稱他們認為重要的三種事物或人。如“三”可指天、地、人。《國語·周語下》:“紀之以三。”韋昭注:“三,天、地、人也。”又可指君、父、師。《國語·晉語一》:“民生于三,事之如一。”韋昭注:“三,君、父、師也。”又稱“君、親、師”。
又指三星,即夜空中明亮而接近的三顆星,有參宿三星,心宿三星,河鼓三星。《詩·召南·小星》:“嘒彼小星,三五在東。”毛傳:“三,心。”
又可指三皇,傳說中上古三帝王,一般指伏羲、神農、黃帝,也有指伏羲、神農、女媧的,等等,言人人殊。
也可指三王,即夏、商、周三代之君。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下》:“上咸五,下登三。”顏師古注:“言漢德與五帝皆盛,而登于三王之上也。”
我國古代思想家用“二”稱陰陽二氣,便用“三”稱能生萬物的和氣。即《老子》第四十二章所謂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。”
因為“三”比“二”多,古人便以“三”代指多。《左傳·定公十三年》:“三折肱知為良醫。”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稷當平世(治理國家),三過其門而不入。”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:“其存君興國而欲反復之,一篇之中三致志焉。”三致志,即多次表達心志。三思,指再三思考。
《論語·公冶長》:“季文子三思而后行。子聞之,曰:‘再,斯可矣。’”孔子又說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;擇其善者而從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(《論語·述而》)
《論語新編譯注》
“三”所指代的“天、地、人”又稱“三才”,《易·說卦》在解釋卦有“六爻”時說:“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,立地之道曰柔與剛,立人之道曰仁與義。兼三才而兩之,故《易》六畫而成卦。”
《說文解字·王部》說:“王,天下所歸往也。董仲舒曰:‘古之造文者,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。三者,天、地、人也,而參通之者王也。’孔子曰:‘一貫三為王。’”其實孔子和董仲舒都錯了,他們是就較晚的“王”字形說字義的。甲骨文“王”像刃向下的斧形,象征王權,不是“一貫三為王”。
“三”還是姓氏,據《廣韻·談韻》說,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后代,或是三烏大夫的后代。何為三閭大夫?此戰國楚官名,掌楚王昭、屈、景三姓貴族,屈原曾任此職。閭是里門,也代指里(古以二十五家為一里)。蓋此三姓貴族各居一閭,而屈原掌之,故曰“三閭大夫”。
四,本來是四畫:亖。后來借一個表示“鼻涕”義的同音字“四”(后作泗)來代替。可是古書中“亖”還是那樣寫的,后來人只認識“四”而不認識“亖”了,就有時誤以為它是“三”,多寫了一劃。
《春秋左傳注》
如《左傳·成公十六年》記晉楚鄢陵之戰,“苗賁皇言于晉侯曰:‘楚之良,在其中軍王族而已。請分良以擊其左右,而三軍萃于王卒,必大敗之。’”《國語·楚語》也記為“則三萃以攻其王族”。韋昭注為“萃,集也。時晉有四軍,言三集者,中軍先入,而上下及新軍乃三集以攻也”。
可是清學者王引之注意到《左傳·襄公二十六年》聲子回憶苗賁皇的話是“吾乃四萃于其王族”,王引之認為二者必有一誤。
于是他說:“‘三軍萃于王卒’‘三萃以攻其王族’,三皆當為 亖。《說文》曰:‘亖,籀文四。’鄭注《覲禮》 曰:‘古書作三四,或皆積畫.字相似,由此誤也。’晉之四軍合而攻楚之中軍,故曰‘四軍萃于王卒’,又曰‘四萃于其王族’,不得言三也。學者多見三,少見亖,故亖字誤書作三。”這是“四”字古作“亖”,而給讀古書的人帶來的小麻煩。
人們對“四”這個數字,非常容易感到親切。
首先,人有四肢,又稱“四體”,是人賴以生活、勞動的重要器官。有古隱者批評過孔子“四體不勤”。
天有四時:春夏秋冬;地有四方:東西南北。又有四維:指大地的東南、西南、東北、西北四隅。古人以為,天圓地方,天有九柱支持,大地的四隅,也有四根維系大地的繩子,叫做四維。
《列子·湯問》記載這樣一則神話:“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,怒而觸不周之山,折天柱,絕地維。”
后來人們認為禮、義、廉、恥四種道德規范,于國家最為重要,如同維系之使其不至傾覆的大繩,故亦稱“禮、義、廉、恥”為“四維”。
《后漢書》
還有一個小故事叫“四知”:《后漢書·楊震傳》載,楊震赴任東來太守,道經昌邑縣,他原所舉拔的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,至夜懷金十斤以贈楊震,楊震拒收,王密曰:“深夜無人知。”楊震說:“天知,神知,我知,子知。何謂無知?”王密慚愧而退。“四知”遂為廉潔自持、不受非義饋贈的典故。
講文學的人又有“四始”之說,一般指《詩經》中“風”、“小雅”、“大雅”、“頌”的首篇。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:“《關雎》之亂(有人說“之亂”二字是衍文)以為‘風’始,《鹿鳴》為‘小雅’始,《文王》為‘大雅’始,《清廟》為‘頌’始。”
漢字音調有四聲,古四聲是平上去入,今四聲是陰平、陽平、上聲、去聲。另外,由于漢字是單音節意音文字,雙音節、四字格兩兩相對,四聲相錯,往往能形成抑揚頓挫的音樂效果,故古代多四言詩,成語也多是四言的,構成了漢語文的顯著特點。
又有“四大”,道家以道、天、地、人為四大。《老子》第二十五章:“道大,天大,地大,人大(原文誤為“王大”)。域中有四大,而王居其一焉。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”這個見解,顯然是富于民主思想的:王只是“人”之一。
后來孟子又發展了這種思想,他說“民為貴,社稷次之,君為輕”(《孟子·盡心下》),把“民”抬到君王之上去了。
孟子郵票
數字“五”就不像一二三亖那樣“積畫而成”了,那就太笨了。它是借當交叉講的“縱橫交錯,交午”的“午”來表示“四加一的和”這個數的。其字原來像×,后來上下加兩橫,又隸變為“五”字。
“五”是中國人情有獨鐘的數字。它是星名,二十八宿中的昴宿。講“三”時舉過《詩·召南·小星》:“嚖彼小星,三五在東。”三五,指參宿和昴宿。
“五”又一般指春秋五霸(五伯):齊桓公、晉文公、宋襄公、楚莊公、秦繆公。
人有五官:耳、目、鼻、口、心,又有五體:四肢及頭。匍匐于地表示敬佩,叫“五體投地”。
中醫稱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腎為五臟,稱胃、膽、大腸、小腸、膀胱、三焦為六腑。其實腑、臟(臓)一事,因為它們的語源字“府、藏”義近,都是倉庫。《說文解字》把“府、藏”分別解釋為“文書藏也”“兵車藏也”,藏(zànɡ)即倉庫,儲存東西的地方。
古醫學認為五臟六腑是儲藏氣血、水、食物等物的器官。中國人的主要食物是五谷,有多種說法,一般指稻、黍、稷、麥、菽(豆類)。
五音,指我國古代五聲音階中的五個音級,即宮、商、角、徵(zhǐ)、羽。相當于簡譜中的1、2、3、5、6。加上變宮(7)、變徵(4)為七音。
古人講究五福——五種幸福,出于《尚書·洪范》,是殷賢人箕子對周武王陳述治國綱略時講的:“五福:一曰壽,二曰富,三曰康寧,四曰攸好德,五曰考終命。”
《尚書大義》
于是中國民間過去流傳一種吉祥圖案:五只蝙蝠圍著壽字或桃子,寓意多福多壽。蝙蝠之蝠與福字同音,故以五蝠代表五福。儒家五種重要的經書叫“五經”,即《詩》《書》《易》《禮》《春秋》。
又有“五服”之說,指古代以親疏為差等的五種喪服:斬衰(cuī)、齊(zī)衰、大功、小功、緦(sī)麻。古人以喪服的輕重來區別親戚的親疏,怪不得老人常會告訴兒孫:“我們與他家親屬關系遠,都過了五服了。”
對中國文化影響最大的觀念,是五行學說。何為五行?水、火、木、金、土,我國古代學者認為它們是構成世界的五種元素,以此說明宇宙萬物的起源和變化。
其實,五行只是先民在缺乏科學知識的情況下,對物質世界構成的十分粗淺的原始的直觀的認識,正如古希臘人認為世界物質組成的四種元素是土、風、水、火,古印度學者認為是地、水、火、風等一樣,都談不上有嚴密的科學性。
舉例來說,火是物體燃燒時所發的光和焰,并非物質;金是金屬,種類不同;土中也包含各種不同的物質;而風(空氣流動的現象)根本就不是什么物質。可是中國的古人創造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學說——相生:水生木、木生火、火生土、土生金、金生水(明朝各代皇帝取名即按五行相生原理);相克:水克火、火克金、金克木、木克土、土克水。
《五行大義》
說得似乎條條是道,符合一般常識,不由人們不信,以為是天下至理。其實細究起來,很有些是靠不住的,如說“金生水”,金屬哪里能生水呢?不過是夜間金屬溫度較低,空氣中的水蒸氣遇之凝結為水,古人不曉,以為金能生水,于是漢朝人造金銅仙人捧露盤,以得“明水”——古代祭祀所用的凈水。《周禮·秋官·司烜氏》所謂“以鑒取明水于月”。
但這種理論足以說服絕大多數人,使之深信不疑。于是“五行”理論幾乎被應用于萬事萬物。
舉例說,地有四方,學者用“五行”理論去附會,東方屬木,南方屬火,西方屬金,北方屬水,可是“五行”余一,于是只好再添一個方位:中央屬土。天有四時,學者用“五行”理論去附會,春季屬木,夏季屬火,秋季屬金,冬季屬水,可是“五行”余一,于是再添一個“季節”:季夏屬土。
古人在四季用不同的樹木取火,以驅除疾病,叫“變國火”。《周禮·夏官·司爟》說:“四時變國火,以救時疾。”鄭玄注引古學者說:“春取榆柳之火,夏取棗杏之火,季夏取桑柘之火,秋取柞楢之火,冬取槐檀之火。”季夏與四時并列。
又如宋楊萬里詩《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》:“畢竟西湖六月中,風光不與四時同。接天蓮葉無窮碧,映日荷花別樣紅。”“六月中”,為何“風光不與四時同”?明白了古人把“五行”與四季相配的道理,就可以理解了。
李苦禪繪映日荷花別樣紅
古人稱父義、母慈、兄友、弟恭、子孝這五種倫理道德為五常,也把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這五種品質叫作五常(今黑龍江省有五常縣)。而儒家學者也有人用水、火、木、金、土來附會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這五常。
孔穎達《樂記》疏所謂“謂五常之性者,若木性仁,金性義,火性禮,水性智,土性信”云云,實無道理與必要。至于中醫,也套用五行相生相克之理,但它自有從實踐而來的調劑、圓通辦法,又有中藥、針灸等輔助,所以沿行至今,而每每有效。
六,有人說也是個假借字,是借用同音字“入”字表示比五多一的數,可能如此。
過去講《易》卦,陰爻稱六。如《易·坤》:“初六,履霜堅冰至。”初六,就是該卦的第一個陰爻,因為陰數是六與八,六為老陰,八為少陰,故謂陰爻為六。后因以六為陰之稱。
天地加上四方,共有六面,故稱,指整個宇宙的巨大空間。《莊子·齊物論》:“之外,圣人存而不論;之內,圣人論而不議。”李白《古風》其三:“秦王掃,虎視何雄哉。”
有“六經”之說,指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樂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六部儒家經典。漢以來無《樂經》,古文家以為《樂》毀于秦始皇焚書。又有“六藝”,有兩個意義,一是即指“六經”,二是指古代教育學生的六種科目:禮、樂、射、御、書、數。韓愈《師說》“六藝經傳,皆通習之”,顯然是指“六經”。
《三讓堂六經全注》
人有六親,說法不一,多指父母兄弟妻子。“六親不認”在中國民間可是十分嚴重的罪名。
“身懷六甲”指婦女有孕。為何叫“六甲”?沒找到合理的解釋。但筆者排列干支:十天干“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”與十二地支“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”,所得從“甲子”到“癸亥”六十個干支表示的數字,一共六排,每排十個數字,分別由“甲子、甲戌、甲申、甲午、甲辰、甲寅”開頭,莫非此為“六甲”乎?則“身懷六甲”是否指婦女懷孕有日呢?猜測而已。
七,有學者認為即是“切”的初文,借來表示比六多一的數字,再在“七”旁加“刀”造成“切”字。
七,又是賦的一種,亦稱七體。創始人為漢初文人枚乘,賦中寫楚太子因過度安樂而病痿不起,吳客前去探病,侃侃而談,描述音樂、飲食、乘車、游宴、田獵、觀濤、精析學術等七事,講得繪聲繪色,妙趣橫生,使太子逐漸振奮,最后涊然汗出,霍然而愈。于是后世文人紛起效法此體,形成賦中的“七體”,簡稱為 “七”。
七月七日夜,稱為七夕,是神話傳說中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,因而在中國人心目中是美好愛情的的象征。白居易長詩《琵琶行》中有“七月七日長生殿,夜半無人私語時”的名句。
《詩經·豳風·七月》以首句“七月流火”而得名,是一首寫西周農民生活的民歌,詩風沉重哀婉,為文學研究者所重。
《詩經新釋》, 富金壁著,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22年2月版。
八,有學者說,古字像兩人以背相對,表分別義,即是“分”的古字,后借來表示數字“八”,遂加義符“刀”成為“分”以表分別義。
八方,是在“四方”的基礎上的細化,即四方和四隅。八風,指八方之風,說法不同。
八音,我國古代不同質材所制的八種樂器:金、石、絲、竹、匏、土、革、木。細說之,金,鐘镈(bó,小鍾);石,磬;土,塤(xūn,陶制橢圓形吹奏樂器);革,鼓鼗(táo,撥浪鼓);絲,琴瑟;木,柷敔(zhùyǔ,奏樂開始時擊柷,終止時敲敔);匏,笙;竹,管簫。
說到“八”,不能不說“八字”。過去占卜者以人出生的年、月、日、時(時辰,相當于現在兩小時),各配以天干地支,每項兩個字,合稱“八字”,據以推算人的命運。
認為“八字”不同,命運各異,禍福壽夭,皆由“八字”命中注定,這其實是十分荒謬的。別的不說,難道人“八字”各不相同嗎?有此偏見,主要是因為古代人少,所居地域狹小,見識有限,故認為人的生辰各不相同。
《四柱八字推命書》
以今觀之,據2013年4月統計,全球每秒新生4.1人,兩個小時7200秒,每個時辰就有兩萬八千多名嬰兒誕生,按舊的說法,他們的“八字”都是相同的,難道命運都相同嗎?現在某些中國人還篤信“八字”,無乃太愚昧了吧?
通過觀察、體悟,古人發現并總結出男女發育及性成熟衰老規律:“男八月生齒,八歲毀齒(掉乳牙),二八十六陽道通,八八六十四陽道絕。女七月生齒,七歲毀齒,二七十四陰道通,七七四十九陰道絕。”(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“紇與顏氏女野合而生孔子”張守節正義)。看來還是合乎古人身體狀況的。
至于為何女七男八,也許女性生理發育較男子早些?很難說有什么奧秘。
九,有學者認為本為“肘”的初文,像臂肘形,借來表示數字九,又給“臂肘”義另造“肘”字。
九又泛指多數,清汪中《述學·釋三九上》:“凡一二之所不能盡者,則約之以三,以見其多;三之所不能盡者,則約之以九,以見其極多。”
故“九死”猶萬死。《楚辭·離騷》:“亦余心之所善兮,雖九死其猶未悔。”《九章·惜誦》:“九折臂而成醫兮,吾至今而知其信然。”“九牛一毛”比喻極其微小,微不足道。語出漢司馬遷《報任少卿書》:“假令仆伏法受誅,若九牛亡一毛,與螻蟻何以異?”
九是最大的陽數,故《周易》以陽爻為九。如《易·乾》:“初九,潛龍勿用。”初九,即該卦的第一個陽爻。而九五,《易》卦陽爻的第五爻,指卦象自下而上第五位。《易·乾》:“九五,飛龍在天,利見大人。”比喻圣人有龍德、飛騰而居天位。后因以“九五”指帝位或帝王。
《周易》
古代分中國為九州,故“九州”為中國代稱,又稱“九域”。古人以為天有九重,故曰“九天”。人死葬于地下,深處有水,故曰“九泉”。
傳說中我國有古書名叫《九丘》。《左傳·昭公十二年》:“楚左史倚相趨過,王曰:‘是良史也,子善視之,是能讀《三墳》、《五典》、《八索》、《九丘》。’”杜預注:“皆古書名。”
十,《說文解字》釋為“數之具也”,意思是基數的完備。《易經》把一到十看成基本數,分為天數、地數。天數指一、三、五、七、九諸奇數,相加為二十五;地數指二、四、六、八、十諸偶數,相加為三十。
《易·系辭上》:“天數五,地數五,五位相得而各有合。天數二十有五,地數三十,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: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。”意思是有了這十個天地之數,就可以變化無窮,駕馭萬物了。
“十”既是“數之具”,就可以表示多、完備。什么都好,是“十全十美”。古曲有“十面埋伏”,描述漢軍全面包圍楚軍。達到極點,是“十分”。如宋盧梅坡《雪梅》詩其二:“有梅無雪不精神,有雪無詩俗了人。日暮詩成天又雪,與梅并作十分春。” 十分春,是極致之春。
《孫子兵法新注》
“十”與其它數一樣,可表倍數。指十倍。如《孫子兵法·謀攻》:“故用兵之法,十則圍之,五則攻之,倍則分之,敵則能戰之,少則能逃之。”
國人常以一到十歷數某事物特點。如形容泥菩薩:“一聲不響,二目無光。三餐不食,四肢無力。五官不正,六親不認。七竅不通,八面威風。九(久)坐不動,十分無用。”
民國時期,人們歸納能當官的條件為:一筆好字(代表人的文化水平),兩口二黃(能唱舊劇,風流瀟灑,不迂腐呆板),三杯花酒(酒筵上能應酬),四季衣裳(好衣冠代表身份,不寒酸),五官端正(儀表堂堂,而不獐頭鼠目,使人厭憎),六國出洋(留學鍍金,加深資歷),七方交結(廣交朋友,門路通達),八圈麻將(應酬交際不可少的手段),九成糊涂(凡事不能求真,要會裝糊涂),十分混賬(要狡猾、陰險、損人利己)——可謂繪聲繪色,切中肯綮。

標簽: 五行大義白話 細說五行劉鴻玉五行大義講的是什么

展開(kai)全文